咨询电话

13611188164

冬天疏通足阳明胃(足阳明胃经调理)

发布日期:2022-10-18 20:22 来源:[db:出处] 本文有2641个文字,大小约为12KB,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
摘要:

冬天适合取哪些穴位养生? 冬天本身也是一个很适合休养生息的季节,以下几个穴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着每天去疏通一下。 百会穴 百会穴属于督脉,是手脚三阳还有督脉交汇的地方...

冬天适合取哪些穴位养生?

冬天疏通足阳明胃(足阳明胃经调理)

冬天本身也是一个很适合休养生息的季节,以下几个穴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着每天去疏通一下。

百会穴

百会穴属于督脉,是手脚三阳还有督脉交汇的地方,如果这个位置被击中了,那么就有可能出现倒地并且不省人事的情况。如果身体出现了头重脚轻、高血压、低血压、头晕、宿醉还有失眠、焦躁等等一系列问题,那么按摩百会穴能够很好的缓解不适情况。

足三里

足三里穴是“足阳明胃经”的主要穴位之一,它具有调理脾胃、补中益气、通经活络、疏风化湿、扶正祛邪之功能。现代医学研究证实,针灸刺激足三里穴,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,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,增进食欲,帮助消化;在神经系统方面,可促进脑细胞机能的恢复,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;在循环系统、血液系统方面,可以改善心功能,调节心律,增加红细胞、白细胞、血色素和血糖量;在内分泌系统方面,对垂体-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性良性调节作用,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。

神阙穴

神阙穴也就是肚脐,是身体上唯一一个能看见的穴位。“神”是元神,“阙”是君主居城之门,由此可见,神阙穴是我们身体的元神“居住”的地方。

神阙穴, 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。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。神阙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,是人体的长寿大穴。人体科学研究表明,神阙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,人们通过锻炼,可启动人体胎息,恢复先天真息能。

涌泉穴

秋冬季节,容易出现心烦失眠、口燥咽干、大便干结、口腔溃疡等情况,但是有些人平时本身却是手脚冰凉,畏寒怕冷,这就是中医中所说的“阴虚火旺”,而要调理这种阴虚火旺的状态,涌泉穴是一个非常好穴位。泡脚当然也是一个非常容易坚持的好办法。

涌泉穴是身体中俞穴的最下面。肾主要管理的就是身体的生长发育还有生殖器官,如果体内肾精充足,那么身体自然就能够正常了,主要表现为头发乌黑靓丽,思维反应敏捷,同时耳聪目明性功能也很好;但是如果出现了肾虚精少的情况,那么身体就会出现记忆力衰退、腰膝酸痛、未老先衰以及性功能减弱的毛病。所以说,日常经常对涌泉穴进行按摩,能够很好的促进肾脏健康,起到补肾、疏肝还有明目等等保健身体的作用,除此之外还可以预防身体患有哮喘、失眠多梦、头晕眼花还有高血压等疾病。

命门穴

命门穴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,位于后背两肾之间,第二腰椎棘突下,与肚脐相平对的区域。

命门穴,为人体的长寿大穴。命门的功能包括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的作用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命门之火就是人体阳气的根本,生命活动的动力,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,对各脏腑的生理活动,起着温煦、激发和推动作用,对饮食物的消化、吸收与运输,以及水液代谢等都具有促进作用。从临床看,命门火衰的病与肾阳不足证多属一致,命门火衰(见命门火衰证)主要表现为四肢清冷,下利清谷,或五更泄,男子阳痿,早泄,女子宫寒不孕,舌质淡,脉沉迟等虚寒之象。保健:经常擦命门穴可强肾固本,温肾壮阳,强腰膝固肾气,延缓人体衰老。

每年冬天我胃就开始疼,每天疼的时间就是下午4:00左右一直疼到吃晚饭时,还有晚上10:00睡觉时,特难受!

冬天疏通足阳明胃(足阳明胃经调理)

每天敲打足三里穴和按中脘,可以治好胃痛。

如果是冬天容易胃痛,那就是胃受寒了。

最好要注意腹部和腿部保暖。因为腹部和腿部是足阳明胃经同行处。

另外每天敲打脚底的胃部反射区,也会有很好的疗效,一定要坚持哦!

按摩脚心哪个穴位对胃有好?

冬天疏通足阳明胃(足阳明胃经调理)

按足三里,内庭,梁丘,中脘。足三里穴是“足阳明胃经”的主要穴位之一,它具有调理脾胃、补中益气、通经活络、疏风化湿、扶正祛邪之功能。现代医学研究证实,针灸刺激足三里穴,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,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,增进食欲,帮助消化;在神经系统方面,可促进脑细胞机能的恢复,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;在循环系统、血液系统方面,可以改善心功能,调节心律,增加红细胞、白细胞、血色素和血糖量;在内分泌系统方面,对垂体-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性良性调节作用,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。

冬天如何保养脾胃

冬天日常怎么样调理脾胃

敷盐包温脾胃

盐分可以调节体内的元气,而且还有驱寒的效果,取大颗粒的盐,再用布包,或者用厚些的纱布包裹好,放到微波炉里加热3-5分钟,放在脐上三横指处,热敷至温,再加热再敷,可以有效温暖脾胃。

冬天要常泡脚

泡脚可以促进全身的静脉通畅,加速身体的血液循环,而且冬天泡脚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保暖作用,调理脏腑功能,养生祛病,是一种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。一般每次泡脚约20分钟,直到泡到身体发热,最好能有些微汗。

锻炼锻炼脚趾

一般脾胃功能强的人,站立时脚趾可以紧抓地面,脾胃功能欠佳的人,不妨经常锻炼锻炼脚趾。保持站立或坐姿,放平双脚,紧紧地贴着地面,脚趾练习抓地和放松,交替着重复练习,可以刺激小腿上的脾经。

按摩下足三里

足三里穴,是足阳明胃经”的主要穴位之一,位于小腿外侧,犊鼻下3寸,其具有生发胃气、燥化脾湿之功效,没事的时候多按揉足三里,每次按5分钟左右,至局部发热发胀,可治.胃痛,呕吐,呃逆,腹胀,腹痛,肠鸣,消化不良,泄泻,便秘等症状。

早晚按摩腹部

每天早上起床前,以及在入睡之前,做20-50次仰卧起坐,或者按摩一下腹部肌肉,仰卧于床,以脐为中心,顺时针用手掌旋转按摩约20-50次,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对调动脾胃之气有很大的帮助。

三餐定时定量

吃饭的时间不规律,容易引起胃酸分泌紊乱而使胃黏膜受损,每天三餐应该定时定量,早餐在7:30-8:30,午餐在11:30-13:30,晚餐在18∶00-20∶00。且注意吃饭时要细嚼慢咽,咀嚼不充分的食物到胃里不能充分与胃肠液相混合,会影响消化吸收。

晒晒冬天暖阳

冬天里的阳光是很温暖的,适量的晒太阳获取维生素D,促进骨骼的骨骼健壮结实;细菌和某些病毒在阳光下晒半小时或数小时,就会被杀死,晒太阳可以增加皮肤的抵抗力;另外,晒太阳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,改善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,调节中枢神经,可以帮助调解人体生命节律,令人感觉舒服与放松。

要吃对的食物

养脾胃重在饮食,除了三餐要规律外,还可以多吃些养脾的食物,如粳米、糯米、红薯、南瓜、土豆、山药、大枣、鲫鱼、猪肚、小米、扁豆、胡萝卜等等。

调养脾胃食谱

大枣莲子粥

大枣20枚,莲子15克,大米100克。大枣,莲子,大米清干净,一起放到电饭锅里,加水,按下煮粥键,煮至浓稠即可。

作用:益气健脾、补虚健身,尤其适合中老年脾胃虚弱,食欲缺乏、消化不良、体倦乏力等症者食用。

扁豆山药粥

扁豆、山药各60克,大米50克。白扁豆、山药、大米淘洗干净,然后同煮成粥。白扁豆可以先用无油锅炒,再煮粥。

作用:健脾益胃,适用于脾虚胃弱,呕逆泄泻,食欲不振等症者。

南瓜小米粥

南瓜,胡萝卜,小米各适量。南瓜去皮,切成小块,胡萝卜切成小块,小米洗干净,材料一起放到锅里,加水大火煮开,再用小火煮至粥稠。

作用:健脾、养胃、益气,可改善脾胃虚弱者致食欲不振、脘腹胀满等症。

胃经上的次重要穴位(四)丰隆穴

丰隆穴为足阳明胃经之络穴,具有疏经活络、化痰定喘、清热通腑、健脾和胃的作用,是治疗痰疾之要穴,无论有形之痰,无形之痰均可治之,故有“祛痰第一穴”之称。临床以泻法最为常用。

丰隆穴准确位置如图:

位于足外踝上8寸(大约在外膝眼与外踝尖的连线中点)处。

丰隆穴的功用如下:

1.祛痰的要穴。可用于治疗各种由痰而引起的病症,无论有形之痰,还是无形之痰,丰隆皆治之有效,因此有“祛痰第一穴”之称。

丰隆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,属胃络脾,脾主运化,脾虚则水湿不化,易聚而成痰。凡属痰疾,丰隆都是首选之穴。

2.有健脾和胃之功效。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,因此有联络脾胃两经的作用,故对脾胃两经同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。可用于胃痛、胃胀、呕吐、呃逆、肠鸣、便秘(通便疗效满意)、消化不良等病的治疗。

3.是治疗高脂血症之主穴。高脂血症属于中医的痰瘀阻滞,因痰阻络致气血运行失常。脾胃为生痰之源,丰隆为胃之络穴,络于脾,刺之则能调理脾胃而防止痰浊内生,故可治疗本病。调理时,既可以在此处找瘀络点刺放血,又可以毫针针刺亦戓按揉。

4.可治疗下肢疾病。根据“治痿独取阳明”及局部穴位治疗病变局部的原理,还常用于下肢痿痹、关节炎等。

5.丰隆穴主治作用广泛,在临床中还常用于水肿、梅核气、面瘫、三叉祌经痛、失眠、高血压、颈椎病、肩周炎、中风、瘿瘤等多种病症。

丰隆穴配伍

(1)丰隆配三阴交、中脘治疗高脂血症。

(2)丰隆配太冲治疗梅核气。

(3)丰隆配曲池治疗高血压。

(4)丰隆配合谷治疗面肌痉挛。

(5)丰隆配肺俞、膻中、尺泽、天突治疗支气管哮喘。

(6)丰隆配百会、风池治疗头痛、眩晕。

(7)丰隆配阴陵泉、水分治疗水肿。

(8)丰隆配百会、神门、中脘治疗癫痫。

(9)丰隆配神门、太冲、冲阳、人中治疗狂症。

丰隆穴禁忌:

丰隆主要以降逆化痰为用,治疗胃腑病和痰证,因胃腑病多实证,胃腑宜清,痰疾宜除,因此本穴宜泻不宜补,针刺或按摩时应当注意。

脾胃不和怎么办 艾灸这些穴位可调理脾胃虚弱

调理脾胃虚弱按摩这些穴位

1、推按两肋

两手掌在身体两侧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,使局部发热,能够疏通肝胆经,调畅气机。

经常练习这些手法可以有效调节胃功能,达到养胃、暖胃,调畅中焦气机、预防胃疾病的疗效。

2、艾灸中脘穴

用艾条灸中脘穴10-15分钟,或用艾罐灸20-30分钟。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,脐上4寸处,相当于五指的宽度。中脘穴有调胃补气、化湿和中、降逆止呕的作用,灸疗可改善胃疾。

3、点按中脘穴

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,肚脐上4寸,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,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,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,调节胃的功能。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,每次2~3分钟,至局部产生发热感。

冬天疏通足阳明胃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足阳明胃经调理、冬天疏通足阳明胃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。

上一篇:疏通盐法(疏通盐法王阳明) 下一篇:没有了